|
春節臨近,安徽省合肥市城隍廟市場內掛滿了大紅燈籠、春聯等新春飾品,年味濃厚,吸引眾多市民前來選購。 |
2025年農歷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春節。濃濃的年味、豐富的美食、消費的熱潮……隨著春節臨近,中國人紛紛買年貨、品年俗,經濟活力充分展現,越來越吸引全球關注。外媒認為,春節已成為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窗口。
人員流動逐漸頻繁
魚、面條、湯圓——巴西《論壇》雜志網站近日刊文,作者回憶中國春節期間的“特色菜譜”,認為魚在中國文化中與“富裕”聯系在一起;面條是長壽的象征;在中國南方地區,人們在除夕夜吃湯圓,象征著一年都有好運。作者還寫到,中國一些城市此前會燃放煙花爆竹,現在,燈光秀和無人機演出在大城市的公共場所變得越來越普遍。中國的廟會、燈會、年俗等也很受歡迎,并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是中國人一道重要的文化“年夜飯”。外媒報道,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秘魯、巴西、尼泊爾等國主流媒體簽署多份合作文件,將聯動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對蛇年春晚進行報道,與全球受眾共同迎接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乙巳蛇年。
近期,中國開啟為期40天的春運,預計春運期間中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
“火車將再次成為春運的主角之一。”埃菲社報道稱,今年春運期間,這個亞洲巨頭的鐵路運送旅客預計將達到5.1億人次,相當于日均發送1275萬人次。為應對預期的需求增長,鐵路部門已經擴大了鐵路系統運力,增加了185組新造的動車組,并增加了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與成都、重慶和武漢等地之間的夜間列車班次。
報道稱,中國交通運輸部表示,春節假日期間,汽車出行仍將主導交通流量。該部門還預測,將有超過9000萬人次乘飛機出行,這一數字將超過2024年春運期間的民航旅客運輸量。
據日本廣播協會網站報道,在春節長假開始之前,因人們返鄉過節形成的客流高峰已經到來。從1月14日開始,鐵路和大巴等大幅增加班次,早早休假回老家過春節的人們開始返鄉。
報道稱,廣州火車站擠滿了等候乘車的旅客,外出務工人員和拖家帶口的人們攜帶著大包小包。一名在塑料制品工廠工作、準備返回云南的女子說:“會在老家和家人一起悠閑地過節。新年愿望是家人身體健康。”
據路透社報道,隨著春節到來,許多人選擇回鄉與家人團聚或去度假。大多數人會趕在除夕前回家,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55歲的王志旭(音)在北京的車站從事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他說:“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每天過得不錯,國家和平給我們帶來了最大的幸福感。”
準備迎接消費高峰
“隨著春節消費高峰臨近,中國多座城市正在為營造節日氣氛做準備。”據拉美社報道,為慶祝農歷新年到來,中國人將享受一個長假,從而有望拉動作為國民經濟引擎的國內消費。
報道稱,中國東部省份江蘇省無錫市努力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計劃發展賽事經濟、會展經濟、銀發經濟等新型消費,促進住房、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浙江省寧波市宣布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度發放2億元的新春消費券,主要針對汽車、餐飲和商超等行業。海南省三亞市、四川省綿陽市和江蘇省泰州市等其他一些城市召開了專題會議,通過優化供給、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消費場景來促進消費。例如三亞將在第一季度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展會和促消費活動,同時繼續關注免稅購物、汽車銷售和家用電器等領域,精準投放消費券。報道指出,中國各地政府希望通過上述方式在即將到來的節日期間刺激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由俄羅斯出口中心組織的第四屆俄羅斯制造節近日在中國東北遼寧省會沈陽舉行。開幕式現場以俄羅斯經典作品《胡桃夾子》為設計元素,營造出充滿童話色彩的體驗氛圍。餅干、糖果、蜂蜜、啤酒、伏特加……來自俄羅斯百余家廠商的千余種商品集中亮相,為沈陽市民游客帶來一場獨具異域風情的年貨采買盛宴,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了別樣的喜慶氣氛。春節正式開始當天,沈陽還將開設一個俄羅斯農產品推廣點。
“中國商品春節前涌入越南市場。”據越南《年輕人報》網站報道,中國制造的各種商品,包括燈籠、人造花、香薰蠟燭、裝飾品、服裝、美容產品和零食,在農歷新年(即春節)假期之前涌入越南市場。報道稱,春節前越南的購物需求激增,由于中國進口商品物美價廉、品種多樣,傳統市場和零售店里到處都是中國商品。中國小吃如麻薯、蛋黃酥、肉松點心等,也深受越南年輕人歡迎。越南一家消費品生產商的負責人表示,中國商品在春節前大量涌入越南的趨勢相當強勁,電子商務平臺的興起使進口中國商品變得更容易。
旅游市場掀起熱潮
隨著春節假期來臨,中外游客雙向流動助力全球旅游市場繁榮,引發各國媒體高度關注。
在中國外交部此前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及近期中國的“免簽效應”帶旺了入境游,特別是新年以來,“中國游”持續掀起熱潮。有旅游平臺預計今年春節期間外國游客來華旅游訂單量將比去年同期增長203%。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說,今年農歷春節是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歡迎全球游客到中國共度新春佳節,感受濃濃年味,共迎喜樂安康的蛇年。
據外媒報道,自中國在2024年11月對韓國等9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后,許多韓國游客赴華。某旅游平臺數據顯示,近期韓國游客入境游訂單增長超150%,熱門城市分別為上海、青島和北京,其中上海的韓國入境游訂單增長超180%。一位韓國游客表示,中國對韓國免簽是吸引他們來中國旅行的重要因素,而且上海距韓國較近,成為很多人赴華旅游的首選。
“隨著中國新年假期到來,中國將迎來旅游市場消費高峰。”美國Skift網站報道稱,推動這一增長的關鍵因素是中國的8天新年假期和長達40天的春運熱潮。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今年更長的假期為中國國內和國際旅行增加了更多機會。
美國“旅行與旅游世界”網站報道稱,2025年農歷春節假期,中國的旅游出行人次將創近年來新高,其延長的公共假期,勢必推動旅游市場極大增長,航空公司、鐵路運營商和連鎖酒店將從不斷增長的需求中受益。
該報道認為,預計中國新年期間強勁的旅游消費將為2025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無論是欣賞國內風景還是出國旅行,中國市場都將成為2025年全球旅游業繁榮的標志性開端。